挑選智慧型手機之前?附上手機名詞基本解釋及常見迷思

覺得自己的手機不夠優秀,還是學測考完要換支手機犒賞自己,卻不知道該怎麼挑選?挑選智慧型手機其實也是有攻略的(咦?),剛好最近很多人在問我手機怎麼挑,就順便整理一下 Noob 對手機的看法,並附上一些名詞解釋和迷思,希望可以指引一些沒頭緒、猶豫不決的人。

作業系統

平常能看到的智慧型手機,主要都是三種系統:Android、iOS、Windows Phone。如果要選 iOS 的話,那不用說,就從 iPhone 裡面去挑吧;Windows Phone 的市場基本上也只有 Nokia 手機有;而其他常見廠商包括 Sony、hTC、Samsung、LG 等幾乎都主打 Android 系統。一般來說,如果對系統毫無頭緒,建議先選擇 Android 手機,因為你身邊的人用的應該都是 Android 居多,所以以下以 Android 手機為主。

目前 Android 系統應該都是 Android 4.1 (Jellybean) 以上為主,而至今最新的作業系統是 Android 5.0 (Lollipop)。

預算

你有多少預算?一萬八以上大概能買支高階智慧型手機,像 Xperia Z4 那類的旗艦機;一萬以上大概能買支中階智慧型手機,或是上一期的高階手機;五六千塊預算的話,可以往小米、ZenPhone、TWM 的方向去挑。

不過現在智慧型手機跳水跳很快,新機推出後等個幾個月就會降幾千塊了;當然如果你有綁約就另當別論。

外型潮

如果對手機沒有特定需求,只是想要手機看起來很潮,那可以考慮從廠商挑,畢竟 Sony 手機一整年下來款式都不會差太多、Samsung 亦同、hTC 亦同,他們都有自己的風格。要是覺得那些都不夠潮,可以考慮挑個很潮的手機保護殼,瑪利歐之類的。

螢幕大小

螢幕大看起來就比較爽無誤,但是也要考慮到口袋大小。現在手機大多 5 吋左右;4.2 吋、4.7 吋這種比較小就比較方便攜帶,像是 Xperia Z3 Compact;要是都放在包包裡,想要螢幕很大的,可以考慮 Xperia Z Ultra ,而 Asus PadFone S 更是一個很潮的選擇 (?)

4G 上網

自從台灣開始推 4G(LTE) 上網服務後,各大業者都有 4G 網路方案,如果你的電信合約有 4G 網路,買手機前要先看一下該手機支不支援 4G(LTE) 網路,避免手機無法收到訊號。雖然 4G 在國外很多地區早就開始發展了,所以大部分的手機應該都有支援 4G 網路。

玩遊戲

以往玩遊戲必須考慮到 CPU、GPU 的效能,畢竟遊戲背後要運算的東西不少;然而近年來的遊戲趨勢比較不一樣,普通的手機玩神魔或是拯救莎莉都沒什麼問題,反而耗電量比較值得關心。

迷思一:CPU 核心越多,代表效能越強?

其實核心數量多寡和 CPU 效能並不成正比,也不成正相關,在不同的架構下去比較核心更是沒有意義的。核心數量主要是影響多工的差異,與其重視核心數量,不如關心一下核心頻率

核心頻率,又稱時脈,手機 CPU 的核心頻率一般以 GHz 為單位,簡單來說核心數量是一次能夠運作的大腦,核心頻率則是單顆大腦運作速率。比較 2.5 GHz 雙核和 1.8 GHz 四核哪個比較強?這就像兩個比較聰明的人和四個比較不聰明的人去做事哪個會比較有效率?

[[點此查看,誰會比較有效率呢?]]()
一般來說前者比較優秀。不過當然不能僅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來決定,還要考慮到 App 的支援。如果你現在執行的 App 只支援單核心,兩顆 CPU 都只用到一個核心,那當然是 2.5 GHz 會比較快,同時,前者有一個核心閒置、後者有三個核心閒置。

攝影

拍照也是智慧型手機的一大功能,常常看到什麼美景、要記錄的東西都會用手機拍下來,甚至自拍的人也不少。隨著硬體進步,軟體亦跟隨在後,許多廠商內建的相機功能也都有不同的效果,包括 Sony 的 Exmor RS、hTC 的 UltraPixel 技術等等。

迷思二:相機畫素越高,照片越精細?

高畫素的照片並不等於高品質的照片。照片品質和鏡頭、感光元件及背後的運算能力有很大的關係,甚至畫素越高,會更容易有雜訊。

所以,買相機的時候不能只看畫素。像是 iPhone 的相機一直有很好的評聲,而 Xperia Z2 也曾經上過某評測網站的第一名(dxomark.com)。

影音

找個好一點的耳機,或是搭配 Viper4Android 來聽音樂,其實也滿方便的。雖然因為 Noob 是 Spotify 的使用者,內建的音樂 App 對我來說沒什麼用處?近年來 Sony Xperia Z2 開始推降噪耳機、Xperia Z4 好像還主打音樂功能;另外 hTC 還是目前市面上雙喇叭的最大勢力,還有 BoomSound 技術等等,拿來看電影也有不錯的效果。

耐破壞 (?)

說到耐破壞,大家應該都會想到耐催淚彈的 3310 吧?

身邊幾個朋友覺得 Sony 的手機不錯耐摔,曾經有一次我的 Xperia ion 在我跑步時飛出來,掉在柏油路上,還被子母車輾過,居然沒事(?)

另外就是市面上有幾款可彎曲手機,像是 LG G Flex、Samsung Galaxy Note Edge,能夠避免像 iPhone 6 Plus 一樣?

其他條件

以上是一些比較常見的需求,另外還可以注意的像是能不能換電池、能不能插記憶卡、防不防水、電池續航力之類的。還有近年來比較沒人在注意的,像是有沒有吊飾孔之類的 XD

下一頁附上怎麼看規格,以及手機常見名詞解釋!

處理器

即 CPU,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部分,前一頁已經解釋過 CPU 的核心頻率和核心數的意義,一般來說數字越大越強。

ROM

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的簡稱,用來存放系統,ROM 越大,手機的空間就越多。這裡的空間指的是存放系統、App、和一些快取、設定的空間,和內部儲存空間無關,和記憶卡空間無關。

迷思三:記憶卡越大,我能裝的 App 就越多?

事實上,安裝的 App 會進到 ROM 裡面,就算安裝了 128GB 的記憶卡也沒有幫助。當然有部分遊戲需要數據包,可是大部分也是放在內部儲存空間裡而非記憶卡裡。一般說的「我買了 32GB 的手機」,這 32GB 包括了 ROM 和內部儲存空間。

那記憶卡是拿來幹嘛的?裝音樂、裝相片、裝影片、裝一些其他的東西,抑或是當隨身碟用。

[[ROM 包含了什麼,內部儲存空間和記憶卡有什麼不同]]()
> **ROM 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 > > **/system**:用來存放系統,還有那些[不能移除的 App ](https://noob.tw/remove-customize-app "如何移除客製化應用程式?")也會放在這裡。 > > **/data**:用來存放設定資料、已下載的 App。 > > **/cache**:用來存放快取、App 所用到的快取空間。 > > **內部儲存空間和記憶卡有什麼不同?** > > 內部儲存空間放在 **/mnt/sdcard** 或 **/storage/sdcard0**,一般來說 App 的一些特殊設定會直接放在這裡,這樣就算移除再重新安裝 App,數據也還在。像 [ColorDict](https://noob.tw/colordict "ColorDict:強大的多國字典,還能新增字典!") 的字典檔丟在這裡,相機、藍芽、下載的預設儲存空間也在這裡。 > > 而記憶卡則是 **/mnt/ext_sdcard** 或 **/storage/sdcard1**,和隨身碟一樣,接上去之後才會掛載。 > > 另外,這邊指的是 ROM 這塊空間。如果你在想的是可以刷的那個 ROM,請參考:[Root 到底是什麼?Root 後能夠做什麼?](https://noob.tw/what-is-root "Root 到底是什麼?Root 後能夠做什麼?")
### RAM

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儲存空間,和 ROM 最大的差別就是 RAM 一旦斷電就會失去所有資料,所以有存取快速的優點。RAM 用來幹嘛?平常系統會占用 RAM,使用的 App 也會占用 RAM。可以把 RAM 想成一塊桌子,你要做的所有事情都要拿來桌子上做,一次做越多事情桌上的剩餘空間就會越少(可用 RAM 變少),做起事來也會比較不方便(LAG、當機)。

平常你當然會希望你用來工作的桌子越大越好吧?所以 RAM 也是越大越好囉!而現在 Android 4.0 平常就得吃掉 400 MB 左右的空間,所以建議至少要買支 1GB RAM 以上的手機才夠你玩。

mAh

mAh,毫安培每小時是電池容量的單位,指的是一毫安培的電流通過一小時所產生的電量(Q = I t),並不是七大基單位。在耗電相同的情況下,mAh 越大表示能用的時間越久,不過每支手機耗電量不同,取決於核心頻率、核心數量、硬體多寡…等等,可以參考一下官網/規格上附的「可通話時間」等資訊。

這次介紹基本上到這邊,本文將持續補充…。如果你是比較高階的玩家,建議參考:Root 到底是什麼?Root 後能夠做什麼?